新闻中心 News 分类>>
仅会四句英语月入3500元:65岁李冬菊骑车游遍三大beat365洲十六国
在晨曦初露的异国他乡,65岁的李冬菊脚踏一辆山地车,在蜿蜒的山路上奋力前行。曾深陷婚姻破裂、抑郁缠身的她,如今用骑行的方式,在全球地图上描绘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从郑州的街头巷尾,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再到欧洲的古老石板路,她靠着每月3500元的退休金和仅会的四句“塑料英语”完成了三大洲十六国的骑行。
婚姻破裂、下岗失业、亲友疏离,曾经的李冬菊一度坠入深渊。她患上重度抑郁和狂躁症,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她像“祥林嫂”一样见人就哭诉,整夜失眠,但醒来后仍感觉孤单无助,甚至想过了结自己的生命。病痛逐渐被药物缓解,但副作用随之而来——反应迟钝、心脏受损,还曾让喜欢运动的李冬菊磕坏了牙。
迫于经济压力,李冬菊自行停药,但病情的反复还是让她回到了医院,并被医生告知需终身用药,视病情逐渐稳定而减少用药。谈到这里,李冬菊回忆道:“其实我骑行之后很多年都忘了我是这种病,还是有一次刷视频看见一个女孩,想起我当时的场景。于是我用了很长时间给她留言,和她交流,告诉她必须吃药缓解,然后靠自己治愈。”
2013年寒冬的郑州街头,一个骑行队偶然经过李冬菊身边,看着他们的骑行服、骑车帽、山地车,她顿感羡慕,“要是我也能像他们这样多好”。她突然想起儿子的鼓励,静下心来觉得自己应该走出去干些什么,就从买一顶属于自己的骑行帽开始吧。此后,院子里就多了个戴帽骑行的身影。她的儿子看见母亲骑行时的自在快乐,于是为她买了一辆1100元的山地车。“买了之后我特别珍惜,beat365下载在家我会找到很多乐趣。”李冬菊回忆。此后她戴着网购的骑行帽,骑着“心头爱”的山地车加入了骑行圈。
在骑行圈里,李冬菊看到了许多骑行西藏的故事,也想骑行去西藏。她开始在骑行群里寻找同伴,在网上招人。然而,在完成“招兵买马”后,看到存折上的175块钱,再看看西藏骑行规划需要的2000多块钱,就这样,第一次骑行西藏的计划由于经济原因以失败告终。
为了攒够骑行的钱,李冬菊开始找工作,省吃俭用。2014年,她报名参加了骑行东南亚的活动,带着装备和一部老年机,正式开启了出国游。但好景不长,没过几天她就在越南与同伴走散了。只会四句英语的她走投无路,最后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坐火车从越南入境云南。可这一次,她不愿再带着失败回家。看到骑行圈里有包吃包住的客栈招义工,她前往丽江,先后做了客栈义工、美容会所保洁等工作,攒下了一笔钱。
“一回生,二回熟”,beat365下载李冬菊第二次去东南亚是以背包游的形式,这一次她顺利游历了越南、柬埔寨、泰国、老挝等国家。在13.8公斤的行囊里,藏着她的生存智慧——一双户外凉鞋,冷了就套塑料袋或添双袜子;雨衣兼作防风外套,一衣多用以轻量化;太阳能充电板晒5小时能撑3天。这样小小的背包,装起了她全球骑行游的大梦想。
不久后,李冬菊的全球骑行游再一次启航。因为先前的骑行经验和年龄因素,李冬菊成为骑行队伍中唯一一位顺利通过欧洲签证的人。于是她便独自一人前往欧洲,先后游历了法国、克罗地亚等国家。
然而,作为一个只会四句“塑料英语”的中老年人,独自在欧洲骑行并非易事:语言不通就用翻译软件,提前将常用交流用语翻译保存;无法承担高额住宿就探索出自己的欧洲生存法则——在咖啡屋里搭帐篷。
“在欧洲,我的床是咖啡馆地板,既能解决住宿,又提供暖气、Wi-Fi,还可以享受环境,一举多得。”李冬菊独创“混脸熟攻略”:每天下午点杯最便宜的浓缩咖啡,帮店员擦桌子、倒垃圾,临走前用谷歌翻译打出“能否借宿一晚?天亮就走”。实在找不到咖啡屋时,李冬菊通常选择在安全又隐蔽的树下露营。beat365下载然而,户外有风险,露宿需谨慎,有时可能会在半夜时分受到警察的突然到访。尼斯、戛纳、马赛、里昂、巴黎……3年骑遍16国,她省下数万元住宿费,攒了满手机的与店主的合影。
除了住宿,饮食也是骑行中花费最多的部分,可李冬菊却能用自己的智慧来一场舌尖上的穷游。欧洲水果贵?就在骑行中遇到自产自销的果园低价购入;法棍也不便宜?于是她跟随着欧洲的老太太们去打折的超市。打折日是怎么打折的、每个时段是怎么打折的,李冬菊摸索清楚后,经常踩着关门前的最后折扣多买一点,既能解决晚饭,也安排好了自己第二天的早饭。就这样摸着石头过河,李冬菊一步步实现全球骑行的梦想。
对于李冬菊来说,光抱有坚持骑行环游世界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有身体素质的支撑才能够实现。30岁就坚持跑步,李冬菊的体能比同龄人更好。她早年因关节疼痛就医治疗,目前只能靠吃药缓解关节疼痛。在骑行过程中,她每天坚持扎马步70秒、爬山时走Z字形爬坡以保护关节。就这样,一路锻炼、一路骑行,李冬菊逐渐完成蜕变。
在丰富自身阅历的同时,李冬菊也在充实自己的内心。在得知大凉山的孩子需要走几个小时的路,借助索道去上学后,李冬菊毅然决定用自己所得不裕的退休金资助大凉山的贫困儿童和孤寡老人,帮助真正有困难的人群。
在采访的最后,李冬菊说道:“其实我骑行之后变成另一个人。以前我就依赖性很强,性格比较弱,有时受了委屈也不敢说,不敢得罪人家。但在经历这么多事情后,我逐渐独立起来,自主决定,并且放下一切怨恨,只向前看。”在今天,她仍然继续更新骑行日志,车轮永不停歇。
夕阳下,山地车的影子拉得很长。这个曾被困在婚姻废墟里的女人,正用车轮书写着壮阔的晚年诗篇——没有豪宅名车,但有三大洲的风;失去一段爱情,却赢回整个人生。